ChatGPT和平权运动影响很大!招生官预测今年申请会变成这样...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12:16:57

2023年美国大学在招生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局势可谓瞬息万变。比如最高法院即将对大学招生考虑种族因素的平权行动做出裁决,还有大火的人工智能ChatGPT对未来申请文书造成的影响,都有可能颠覆现状。

 

2023年,仍然是美国大学录取不稳定的一年。为了跟上快速变化的环境,美国高等教育媒体Higher Ed Dive邀请了6位大学招生的专家,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预计2023年的招生趋势是什么?

 

这六位专家有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一线招生官,还有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美本申请系统Common App和美国国家公平与开放考试中心(Fair Test)等机构的CEO,他们的回答也许能够帮助申请者们更好地决策和行动。

 

01

ChatGPT时代,申请文书需要被优化
Rick Clark
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副教务长兼本科生招生执行主任

 

由于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软件出现并不断普及,文书、推荐信、论文等书面材料的原创性遭到挑战。为确保招生的公平和透明,预计在接下来的招生中,更多的大学要么不再要求提交申请文书,要么寻找其他更恰当的载体,使得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兴趣。

 

 

至于替代大学申请文书的形式,可以是采取监考的形式完成论文写作,给学生的高中论文进行评分,增加无提纲的面试方式,或者寻找可供申请者及推荐人提交信息的媒体和平台,比如录音推荐或类似电梯演讲的短视频。

 

鉴于最高法院正在审理大学招生平权行动,还是要尽可能保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因此消除申请障碍和简化申请程序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Rick Clark期待更多的大学废除传统的校友子女传承录取,招生更多的向弱势群体倾斜,比如为历来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出台转学项目政策。

 

02

后平权行动时代,大学落实“种族中立”
Heath Einstein
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招生办主任

 

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最大动力就是接受高等教育,这也是大学招生官长期以来的目标和使命。不过,要实现真正的结构性转变,许多大学仅仅做边缘调整是不够的,当然顾虑有很多——或是苦于资金,或是缺乏创造力,或是害怕变革失败。

 

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受理的两起案件:学生公平入学诉哈佛大学案和 SFFA 诉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案,平权法案在大学录取中的应用已经甚嚣尘上。

 

为了不被“标化可选”政策和AI生成论文的巨大洪流推着走,很多大学正悄悄为构建“后平权行动时代”的生态系统做准备。按照法律,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凡涉及种族问题时,都先要尽其所能地采取“种族中立”政策。大学招生的新常态既成事实,业内人士都在评估和探索大学招生的运作成本。很显然,在最高法院做出裁决的前后几个月里,平权运动无疑是2023年大学招生的最大议题。

 

03

招生变局下,大学如何缓解申请者的焦虑?
Whitney Soule
副教务长兼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办主任

 

Whitney Soule预计,包括经济压力、标化考试政策和最高法院对平权行动的裁决在内的几个因素,可能会加剧学生对是否负担得起入学费用和将如何选择入学课程的焦虑。

 

 

如何缓解这种焦虑?大学可以为申请者做很多,比如解释清楚申请所需材料背后的“原因”,同时确保每一项财政援助政策都有明文规定,以及在招生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

 

有了这些“前情提要”,录取程序将更加透明,学生也可以在申请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困惑。

 

04

直接录取,让学生和大学“共赢”
Jenny Rickard

Common Ap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enny Rickard指出,美本招生过程其实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相反,很多同学在申请大学时因为害怕被拒,整个过程始终被恐惧笼罩着,甚至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这种心理在第一代大学生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身上尤为显著。

 

惊喜的是,随着2023年的到来,大学录取的途径更多了,其中一种直接录取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直接录取这样的举措,改变了大学录取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的观感,事实上,大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

 

直接录取把自主权交还给了学生,大学的接触面也变得更广,可以遇到原本无法触及的学生群体。Rickard高度赞许无条件的直接录取方式,并期待帮助更多的学生追求高等教育。

 

05

标化可选,或将成为大学录取“新常态”
Bob Schaeffer
美国国家公平与开放考试中心FairTest公共教育主任

 

FairTest公共教育主任Bob Schaeffer预计,2023年将有更多大学延长期限或者无限期采纳“标化可选”政策,即ACT/SAT等成绩可选择性提交。基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chaeffer认为取消标化要求促进了录取公平,提高了学术质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标化可选”政策已经成为大学录取的新常态。

 

此外,更多大学的绩优奖学金项目也不再和标化成绩挂钩了,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如果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经济援助,那通过种种条件筛选并发放录取也显得滑稽。

 

与此同时,以ACT/SAT成绩为奖励标准的公共资助奖学金也面临改革的舆论压力,因为这套依照成绩发放奖励的标准无法帮助到真正有才华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和历来代表性不足群体的学生。Schaeffer称,最高法院有可能作出禁止平权行动的裁决,这将加快大学采取“种族中立”举措的步伐,从而结束对标化考试成绩的依赖。

 

06

大学没钱,何谈使命?
Angel Pérez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首席执行官

 

纵观2023年的招生情况,让人想起查尔斯·狄更斯的一句名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财力雄厚、资源充足的大学将变得更有选择性,招收更多支付得起全额学费的学生;而对于资源较少、知名度较低的院校来说,实现入学率和学费收入净增长的目标都困难。相反的力量将美国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进一步两极分化,各大学一方面要保证学费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校园群体多样性,面临着巨大压力。

 

能付得起学费的学生竞争加剧,争相入学,各个大学面临着艰难的权衡:到底是招收更多的低收入和第一代有色族群的学生,还是先寻求存活,保证学费收入的财务底线呢?如果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让二者的天平更加倾斜,会发生什么?

 

Angel Pérez曾经提醒那些负责招生的大学董事会成员“大学没钱,何谈使命”?况且大学费用由学生承担主要是政客们的历史性决定,大学需要学费收入才能生存下去也是客观诉求,并不是简单的取舍可以决定的。

 

来源:
https://www.highereddive.com/news/6-college-admissions-experts-share-their-biggest-predictions-for-2023/640903/

点击咨询
关注公众号